忆沧桑·记奋斗·颂辉煌
作者 李欣攀
1992年,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季似寻常又不寻常,毗邻沱江河畔的一户砖瓦房农家,随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娃的降临,婴儿的哭闹声,年轻父母的欢笑声,在那个冬季紧紧的包裹着那个年轻的小家庭。
幸福同样也伴随着压力,小孩的到来,也意味着家庭开销更大。夜里那点猩红显得格外醒目,男人抽着烟紧锁眉头,哄睡孩子的女人出来就看到这一幕,紧了紧自己的衣服,过去并肩坐着。
“我准备去陕西打工”男人的话打破黑夜的沉默,同时也打破女人心中的沉默。在那个年代,谈情说爱似乎是被那年代的人儿所遗忘,男人们背井离乡是常态,女人们在家带娃、务农、做家务。“你放心,我会把家里一切照看好”女人的这句话似乎在回答男人,又似乎在用这句话来告诉自己......
春暖大地,万物复苏,一群孩子在田埂上嬉戏打闹,小女孩也在其中,她的父亲已回到家乡,开始以养鱼为生,每当播种的季节则和妻子一起务农,家里也从砖瓦房变成了小楼房,也开起了小卖店,日子比从前过得从容一些。
每每到了赶集那一天,三三两两的妇人带着孩子约着几个朋友一路上说说笑笑,走在那条曲折蜿蜒的泥巴路上,那路程在这欢声笑语中似乎也没那么漫长了,来来往往的人儿相互打着招呼。回程时,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是满满的干货,相互询问着对方买了些什么,孩子拿着零嘴儿可劲儿的往嘴里塞,脸上露出开怀的笑容......
小孩把脚丫子放在冰凉的水中,看着父母插秧苗;樱桃熟了,树下围绕着一群孩子,不一会儿个个的包里圆鼓鼓的;桃子熟了,淘孩儿像一个个小猴子手脚灵活的往树上攀爬,不一会儿满载而归。结束忙碌的一天,吃完晚饭,每家每户带着小板凳,拿着蒲叶扇坐在自家院子里,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。
到了周末,父母说要带女孩去市里玩儿一天,可把女孩高兴坏了!前提是女孩在坐车到市里的那一个半小时得听话才带她去,女孩可劲儿的点着小脑袋。第二天一大早,女孩自个儿从被窝里爬起来,收拾好,父母就带着女孩出门。车里的人像沙丁鱼般挤在一起,在炎热的夏日里,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,即使打开车窗也难以消除,中途上车的人也不少,车子走走停停,一路摇摇晃晃,即使是大人,也被这影响了心情,看着女孩依旧洋溢着笑容的小脸,一路上没有闹腾,女孩的父母心里多少有一丝宽慰。
下车后,女孩被那满目玲琅的小物品勾得移不开眼,挪不动脚。父母相视一眼,然后不约而同的笑了一下。把需要的东西买好后,女孩乖乖的跟在父母身边,然后乘着那左右摇摆的大巴踏上返程路。
那时的资阳,还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,主城区的范围不大,而且也没有高楼大厦,尽是一些低矮的平房,那时最出名的就属和平路街上的那栋二层的百货大楼,商品品种也非常有限。大部分的商贩也都集中在那一块儿。
女孩初中那年的秋天,几台挖掘机把门前的田地推了,女孩问她父亲,“为什么要把农田全部推了呢?以后都不能种庄稼了!”
父亲说:“政府在招商引资,准备在这边建一个工业园区,这些被推的农田会修成成一条通往市区混凝土路,以后从我们这儿出发到市里只需要十几分钟,去赶集只需要几分钟。”
“那我们以前去市里的那条路和去赶集的两条路不就无人问津了么?”女孩问;
“国家出台了政策,把路修到家,方便住得比较偏僻的人家,所以去赶集的那条道路也会修成水泥路。以前去市里那条路的沿线已经规划好要修建厂房、高楼、和学校了,所以那条路也会被修建好。如果不是国家的好政策,估计那承载了我们几辈人回忆的路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被荒废!国家繁荣昌盛了,才能让居住在这个国度的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。”父亲回答着。
随着公路的建成,村里的人去市里越来越频繁,由于接触事物环境的改变,人们的想法也越来越多,一些开始去市里做一些小生意;一些就在村里建厂子,生产预制板或者是预制管道;一些则修建厂房拿出去租,总之跟着国家的发展步伐,小日子越过越好。
现在的资阳,像个在快速向前的奔跑青年,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高层住宅楼随处可见,沱东新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着,主城区向东西两个方向快速扩张,26分钟的高铁直达成都,毗邻天府国际机场,一条条高速公路相继现世,国家发展的速度直叫人感慨,同时也为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而感到幸福!